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唐山時的重要講話: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,災害種類多,分布地域廣,發生頻率高,造成損失重,這是一個基本國情。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不斷探索,確立了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,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要總結經驗,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、責任意識,堅持以防為主、防抗救相結合,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,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,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,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,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。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事關社會和諧穩定,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、檢驗政府執行力、評判國家動員力、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要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、健全體制、完善法律法規、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、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、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、加大災害管理培訓力度、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、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努力。
- 黨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科技創新一線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創新人才培養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用前沿科技支持地震預測預報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面向防震減災的儀器研發和新技術實驗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地震科學考察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地磁學研究及探測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中國地震科學臺陣探測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為“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”提供科技支撐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國家科技支撐項目—地震危險性評估與災情快速獲取關鍵技術研發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——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介紹[ 2017-11-22 ][ 11-22 ]
- 防震減災技術研究中心[ 2016-05-12 ][ 05-12 ]
- 房屋抗震評估系統APP[ 2016-05-12 ][ 05-12 ]
- 中國地震前兆臺網數據管理系統[ 2016-05-12 ][ 05-12 ]
- 四川省蘆山“4·20”7.0級地震科學考察[ 2016-05-12 ][ 05-12 ]
- 國際地震可預測性合作研究(CSEP)計劃[ 2015-08-03 ][ 08-03 ]